“要高質量完成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任務,確保改革行穩致遠,有必要深化落實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原則,構建與注冊制改革相適應的證券罰沒款‘賠先罰后’機制。”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李湛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前兩點,即注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可以看出監管機構更加看重IPO直接融資的健康發展。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表明監管層對于出清A股存量應退問題公司的決心。
針對加強債券市場建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下一步的重點,一是要強化對債券市場主體的監管,強化信息披露,嚴厲打擊違規行為以及惡意違約行為,維護債券市場的基本秩序;二是要完善債券市場的相關制度,尤其是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三是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資本市場而言,改革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入口端要穩步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出口端要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同時要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等等。期待在“十四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全面地完成市場化的改革。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資本市場改革,一方面要打通內生循環機制,另外一方面要更加國際化,吸引更多的中長期投資資金,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政府工作報告亮點頗多,上海證券報從中梳理出九大關鍵詞,在第一時間請專家、學者進行深入解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與去年相比,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有何深意?
據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設定為“6%以上”。
據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調,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亮出了今年多項財政政策安排,彰顯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
質: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GDP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調查失業率5.5%左右,CPI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政府工作報告 03-05 15:31
據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民生新舉措令人關注。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民生清單”既強調紓困兜底,又強調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諸多百姓生活的熱點、焦點、難點,都在“民生清單”里得到正面回應。
絲路研究院(海口)院長、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湧3月5日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表態,傳遞出幾個方面精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對此,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優化和穩定產業鏈的關鍵在數字化轉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向記者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擴大有效投資的政策安排做到了“三個有助于”。
滕泰說,新時期擴大內需戰略不能走過度依靠政府投資和量化寬松政策的老路,而應該強調創新驅動,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不過,新時期很多傳統產業都面臨著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問題,但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引領的一些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新消費場景等新供給,則會創造很多新需求。
南京樂藥創投合伙人郭新峰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對比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是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國內經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年度目標。